作者:李霽(微信名:洛清),清華法學院本科,Columbia法學院碩士,中國/美國紐約州律師,先后在君合與Linklaters從事法律服務工作,近幾年在一家世界500強公司中擔任資深顧問,負責其中一個事業(yè)部在亞太區(qū)的法律事務。在從事了近10年法律服務后,于2014年轉型為法律獵頭,協(xié)助跨國公司和國際律師事務所招聘高級律師。聯(lián)系請發(fā)郵件到liji0805@hotmail.com
最近剛工作三年的師妹告訴我,她的一位同學,三年跳了四次槽,呆了5個地方,結果大家發(fā)現(xiàn)月薪因為跳槽翻了一倍,現(xiàn)在是同學里面工資最高的一個了。想到自己在一個地方呆三年了,工資也沒見大幅增長,忍不住感嘆為什么穩(wěn)定的員工還不如心思活絡的人獲得的回報好。
我問師妹,看你這么郁悶,貌似對這條捷徑很動心,她說是啊,年紀和我差不多,月薪比我高出一倍,不動心也很難。。。
我們都非常容易被身邊的人影響。再怎么普世真理,但凡看到身邊的朋友可以做得不一樣,我們就會覺得自己也可以違反規(guī)律存在,也不會關心身邊的朋友是因為什么原因做了這一切。
這讓我想起了另外一位律師朋友的故事。這位朋友先后在一家中資律所和一家合資公司穩(wěn)定工作了8年,因為機緣巧和,跳槽去了一家中國上市公司,剛報道就發(fā)現(xiàn)大家都在搬家,原來公司半年前就宣布要搬去蘇州工作,但是從面試到入職,從來沒人告訴過她。她來見我的時候很是奔潰,但人已經(jīng)入職,家里的情況不適合裸辭,所以萬般無奈在蘇州呆了5個月后,才好不容易找到了下家。因為她本身工作比較穩(wěn)定,人也很能干,市場性價比很高,接連兩次跳槽,客觀上基本工資也是差不多翻了個倍,雖然按照她自己的話說,這樣的經(jīng)歷她再也不想要第二次了。。。有意思的是,她把她的一位同學兼前同事介紹給我,想看市場機會,這位同學也在公司勤懇地工作了快8年,因為我這位朋友的事例,已經(jīng)完全聽不進任何市場規(guī)則,執(zhí)著地認為自己如果跳槽,在薪資漲幅上也應該是翻倍的。。。時不時還會跟我抱怨:早知如此,就應該趁年輕的時候多跳幾次槽。
首先,我想表達,每個人做某些事情都有自己的原因。這些頻繁跳槽的人,背后的原因未必是主動的,甚至可能是被迫的,但是在人前,一般大家都會掩蓋自己那些不如意。我碰到過一些人,可能是性格的問題,比如太自我為中心,或者不善于和別人合作,到哪里都會不自覺地得罪人,于是工作跳動就很頻繁,但是這些人也會告訴你,是因為公司各種各樣的問題,才導致其離職,只字不提自己的原因。但經(jīng)驗告訴我們,這樣的跳槽不會一直持續(xù),從雇主的立場來看,很多時候雇主愿意相信候選人jumpy是因為一些客觀的不穩(wěn)定因素,但是所謂事不過三,類似的事情發(fā)生多了,你也只有詞窮的份了。
其次,我特別相信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的道理。在我的客戶當中,但凡特別在意候選人穩(wěn)定性的老板,都是非常在意團隊建設、成員關懷和職業(yè)規(guī)劃的。碰到這樣的老板,大概率上是個好老板,會關心下屬的感受和成長,說不定就是你在職場的貴人(點擊查看“不要放走你的職場貴人”)。另一方面,愿意錄用不穩(wěn)定因素明顯的候選人,這樣的公司/律所很可能本身的人才流動率就很高,自身存在留用員工的問題,要么是司空見慣,要么是沒有辦法,招聘員工的大背景是聊勝于無,那么這樣的工作環(huán)境,會導致那些不穩(wěn)定的員工更不穩(wěn)定,進入職場的惡性循環(huán)。
再次,工資待遇不僅僅是月薪好嗎。律所的獎金通常都有2-3個月,多的可以是半年到一年的工資,公司年底的獎金比例也是很可觀的,頻繁跳槽,很可能會同時損失上家和下家的年底獎金,更不要提有些公司還會針對兩三年以上的“老員工”增發(fā)股票或期權計劃。所以,表面上,頻繁跳槽,月薪是漲了,但是攤到一整年,未必是個good deal.
另外,工作的待遇也不僅僅是薪資待遇好嗎。在之前的文章“致那些被散養(yǎng)的年輕律師”,我有提到過,在一個團隊中相對穩(wěn)定、資深的律師,通常擁有更多優(yōu)先選擇權:比如在律所上各種大項目的機會,比如在公司參加各種出國培訓、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。不一定每個公司/律所都有這些好機會,但一旦有這樣的機會,通常都會先給已經(jīng)表現(xiàn)和證明過自己的老員工。
認真工作的時候,不僅要記得抬頭看路,同時也要學著把眼光放的長遠些。
Copyright ?2022 上海眾律商務咨詢有限公司-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滬ICP備18004454號-2